上海電器儀表廠聯系方式
|
世界原油大戰:究竟誰是油價暴跌的元兇?2
發表時間:2017-12-01 00:00 世界原油大戰:究竟誰是油價暴跌的元兇?
最近,國際原油市場進入極度悲觀的境地:各產油巨頭開始打價格戰,原油下跌預期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油的出現,以及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利比亞和尼日利亞等國也不停出產原油,全球原油供應泛濫。 而另一方面,從需求端來看,歐洲經濟趨弱,中國、日本、歐洲走弱。雖然美國經濟復蘇良好,但很難帶動世界經濟,全球原油需求仍然持續降低。 花旗集團(Citigroup)發布報告,稱油價不排除跌至50美元/桶甚至更低水平的可能。 供需分析:供應因素主導市場 近期,地緣政治風險是市場考慮的一個因素,但供應因素主導市場。 隨著利比亞的**油田開始恢復生產,當前市場供應非常充裕。與此同時歐洲和亞洲的經濟活動放緩已經打壓了原油需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報告中稱,將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估下調至105萬桶/日,并將2015年預估下調至119萬桶/日。據悉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約40萬桶/日。原油市場供大于需是導致三季度原油價格下行的主要因素。 供應方面,全球日產量增加200萬桶,北美地區供應增加明顯。以美國為例,今年美國國內增產110萬桶/每天,創出1970年**漲幅。占據全球原油供應60%的OPEC地區產量穩定。而需求方面,全球需求僅增長70萬桶,而且這一數據在不斷下調。 政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原油產量約為880萬桶/日,比去年此時高出約100萬桶/日。沙特阿拉伯產量為960萬桶/日。 美國原油產量的快速增長成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他產油商的要害,因在全球經濟增速持續下滑時,導致大西洋盆地的原油供應增多。周四(10月16日)NYMEX原油期貨價格一度跌至80美元/桶下方,為兩年新低。 全球**產油國,沙特阿拉伯瞄準油價下跌這個問題,決定通過降價而不是增產來保護其市場。交易商推測,沙特阿拉伯的意圖是損害其他競爭者,包括俄羅斯,伊朗和美國頁巖原油生產。 國際原油:大國博弈下的犧牲品 從地緣政治角度分析,中國國際期貨董事總經理王紅英表示,低價原油擾亂俄羅斯和伊朗經濟,這就是地緣政治中的強者想要看到的結果。之前的烏克蘭危機使得俄國與歐美國家關系僵化。而俄羅斯的經濟主要依賴原油出口,俄羅斯經濟收支平衡需要原油價格在104美元以上,若現在的油價持續,俄羅斯會遭受經濟重創。 周五(10月17日)花旗集團(Citigroup)能源分析師在一份最新報告中指出,在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停止前,原油價格可能跌至50美元/桶附近。 報告稱,原油價格跌至兩年低點并未使美國停止生產原油,即使油價跌至70美元/桶,該行業也將持續增產。為了使美國完全停止原油生產,油價或跌至50美元/桶甚至更低水平。當油價位于40美元/桶-60美元/桶時,原油增長可能跌至零水平,因原油生產商可能關閉產能底下的礦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