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貿區市場為品牌定價 “兩個中心”昨日揭牌
品牌上海:助力品牌產業化發展 上海文交所全面對接現代服務業
2014年10月30日00:37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上海10月30日電 10月29日,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簽約,雙方將在助推現代服務業品牌化發展、建立品牌資源數據庫、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展開全面深入合作。今后,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相關機構可以在自貿區內通過“兩個中心”及“品牌銀行”等渠道獲得從品牌孵化到品牌價值認定再到對接金融資本的“一站式”服務。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周禹鵬、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壽光武等出席簽約儀式。在簽約現場,由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發起設立的“上海品牌建設指導中心”和“上海品牌價值認證中心”隆重揭牌。這也是繼“品牌銀行”在自貿區成立后,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助力品牌產業化發展的又一新舉措。簽約儀式后,相關專家還參加了“上海品牌戰略與現代服務業發展”座談會,就“兩個中心”的未來規劃,以及如何促進上海品牌市場的發展建言獻策。
據了解,“上海品牌建設指導中心”作為產業鏈前端,將依托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專業的文化產權交易和文化金融服務等優勢,梳理上海現代服務業品牌資源,建立上海現代服務行業品牌資源數據庫,為后續品牌孵化、品牌價值評估、品牌融資等服務打下堅實基礎。在產業鏈中端,“上海品牌價值認證中心”以國家質監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品牌評價相關國家標準為依據,組織國內外專家,從“質量”、“服務”、“技術創新”、“有形資產”、“無形資產”五個維度聯合相關權威評估機構,對上海現代服務行業品牌資源數據庫中的具體項目開展價值評估與認定。在產業鏈后端,經過評估確定的優質品牌資產可以通過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獲得質押、融資等專業配套服務,“品牌銀行”則提供質押貸款等金融服務。
現代服務業相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服務和品牌。服務是基礎,但品牌是核心。重視品牌價值鏈建設,是服務業走向產業化、專業化、集約化、品牌化的必由之路。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作為全國首家現代服務業領域跨部門、跨行業的社會組織,現有會員單位480家,包括138家社會組織和342家企業,是上海現代服務行業品牌的集聚地。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將積極對接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相關資源,以推動文化產業化和產業文化化發展為己任,以***平臺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品牌交易為抓手,將服務范圍拓展至金融服務業、流通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信息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為現代服務業各類主體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助推現代服務業產業結構優化,推動上海現代服務行業的品牌化發展,為促進上海國際品牌之都建設,提升上海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品牌打下扎實基礎。(軒召強)
關于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是以文化版權、股權、物權、債權等各類文化產權為交易對象的專業化市場平臺,是中宣部、商務部、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的立足長三角、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權益性資本市場。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通過境內外的分支機構,為各類出資主體提供靈活、便捷的投融資服務,是上海及國家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市場平臺,被中央指定為“***文化產權交易和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