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11月11日,阿里巴巴位于西溪園區的集團總部燈火通明,一塊巨大的IMAX電子屏幕上,來自全球的實時消費數據不停滾動。12日零點,阿里“雙十一”24小時交易額最終突破571億元。由于此次展開的是“全球購”戰略,銷售額同比2013年增長逾五成。據預測,“雙十一”當天國內主流電商的銷售總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
萬名員工夜守“不眠城”
11月10日晚9點,本報記者驅車來到阿里位于杭州西溪的集團總部。從媒體通道進入園區,巨大的“Alibaba”亮起了橙色燈光,整個園區猶如一座“不夜城”,在深秋的夜晚燈火通明。
此時,在5號報告廳里已是人聲鼎沸,來自海內外460多家媒體人齊聚一堂,而今年,金發碧眼的外國同行成為會場內一抹新風景。在報告廳最前方,16米長6米高的大屏幕上紅色的數字已將整個報告廳映得通紅。屏幕上的數字“0”仿佛正在靜靜等待11月11日零點盛宴開席。
在這場全民的購物盛宴背后,1.1萬名阿里巴巴集團員工、近百萬商家客服、125萬快遞員正蓄勢待發,在后方提供支持。
“當大家都在為‘雙十一’歡呼的時候,我們客服是最安靜的部門,要帶著耳麥接客戶的電話。”已有6屆“雙十一”參與經驗的天貓客服小兒麗雪笑著表示,對客服來說,“雙十一”當天至少是平時工作量的三倍以上,“這一天幾乎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
凌晨2時05分
海外購物首單簽收
10、9、8、7、6、5、4……“還沒來得及按快門就破億了!”零點剛過,媒體席中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就在來自全球460家媒體記者們還在屏息期待紀錄下破億時刻時,大屏幕的數字已快速地跳到了8位數,時間過去不到一分鐘,不等眾媒體的閃光燈,數字仍在不斷翻新。
記者在直播廳內跳動的大屏幕上捕捉到,開場后不到1分鐘,支付寶交易額就突破了1億;第3分鐘,10億元;第5分鐘,20億元,第10分鐘,突破36.9億元。每五秒鐘,大屏幕上的數字就會刷出一個新的紀錄,而幾乎跳出的每一個數字,都會引起現場阿里幾位高管和媒體的一片驚呼聲。
而在開場后僅僅38分鐘,現場也迎來了首個小高潮,100億元的成交額赫然出現在大屏幕上。
根據菜鳥物流雷達預警,“雙十一”開場后15分鐘,一名廣東佛山的消費者就已收到其在天貓電器城下單購買的洗衣機。而廣受矚目的海外購物**單,也在凌晨2時05分完成簽收。家住杭州江干區的買家陳先生,在天貓上買的荷蘭諾優奶粉2小時成功收獲。
13.5小時
破去年總交易額
“從10日的晚九點到11日凌晨兩點,阿里、商家、快遞、媒體都在熬夜加班。”有媒體感慨,而經過幾個小時的短暫休息,所有人都沒有松懈,等待有更大突破的那一刻。
不負眾望的是,歷史性的一顆來的并不晚。中午13點31分,大屏幕前傳來一陣歡呼聲,阿里成交額已經超過2013年全天交易額。去年雙十一的成交額為362億元。
雖然上市后的阿里今年“雙十一”的交易額將再次刷新已是業界共識,但當天消費者的下手速度之快仍突破想象。
不僅如此,商家夜不斷刷新成交。根據天貓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昨天中午12時,天貓有12家店鋪銷售額過億元,手機、服飾、家具、電器類商家領銜,42家店鋪超過5000萬。其中,小米官方旗艦店支付金額更是突破10億元,成為首個銷售額破10億的商家。而去年“雙十一”全天,包括海爾、優衣庫、羅萊等17家官方旗艦店交易額破億元,43家店鋪銷售過5000萬。
申城躋身消費排行榜前五
2.7萬商家參與數、4.2萬參與品牌、5億訂單構成了此次“雙十一”。有意思的是,今年“雙十一”這塊大蛋糕幾乎被各個電商平臺瓜分得絲毫不剩。
在今年“雙十一”的另一戰場,京東位于北京的總部同樣燈火輝煌。與阿里相同,這也是京東上市后迎來的首個“雙十一”。從10日晚開始,京東數千技術人員也已開始緊張工作,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不過,記者對比后發現,相比此前蘇寧、國美、1號店、當當、亞馬遜中國與京東、天貓混戰,今年的“雙十一”價格戰力度明顯減弱,輿論熱度也并不高。
京東玩起跨界營銷。其眾籌聯手遠洋房產推出1.1折眾籌活動,宣稱一套30平的房子,全款只需9萬塊錢。而根據京東提供的數據,截至11日下午2點,參與人數已突破7萬,創下國內實物眾籌單個項目參與人數之最,超過第二名近50%。
亞馬遜、蘇寧、天貓則紛紛推出跨境購物活動。而由于此次“雙十一”無論從商家參與數、還是網購地域規模都達到空前突破,因此有業內人士預測,今年“雙十一”當天這些國內主流電商的銷售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
按照慣例,“雙十一”消費排行榜也在昨日同期出爐,榮獲“敗家”前五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四川。而除了中國內地,中國香港、美國、中國臺北的消費能力躍居200個國家及地區前三。(記者 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