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檢查報告你看得懂嗎?調查:完全看懂的僅3%
2014年11月23日08:18 來源:新聞晨報 手機看新聞
拿到各類醫學檢查報告后,你看得懂嗎?本周,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20屆解放健康講壇公布了一項調查,46%的市民對于報告大多數內容是看不懂的,完全能看懂的人只有3%。
在這場主題為詳解“如何看懂你的醫學報告”的講壇上,專家特別指出,腫瘤指標偏高并不等于罹患腫瘤,檢查結果應綜合分析,切勿網上隨便對號入座。
單憑一個指標不能確診癌癥
昨天(11月22日)講壇上發布的醫學報告專題調查顯示,有77%的市民有因看不懂體檢報告而去網上查詢的經歷;62%的人會因為嫌麻煩,不再去掛號找醫生解讀檢查報告;34%的人不會按照醫生開出的體檢建議做。
“體檢的目的是發現一些健康隱患,對疾病進行及時篩查和預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教授祝墡珠指出,關于體檢很多人有誤區,有的人認為體檢是老年人的事,年輕人就沒問題。而拿到體檢報告后,很多人會走極端。有的人看了不正常的指標,認為無所謂,“我吃飯睡覺都很好啊,沒事的”,體檢報告往往就被往旁邊隨便一扔;而有的人指標稍微超過一點點,就非常焦急,到上海的各大醫院去看病,晚上睡不著,飯也吃不下,幾天以后人瘦了一大圈,但隨訪后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祝墡珠特別提醒,有些結果的指標往往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不能盲目判斷,腫瘤指標高也不一定就是腫瘤。我們看幾個指標,一個是AFP,就是甲胎蛋白,年輕的女士懷孕的時候,也會升高,所以不一定是肝癌,一定要跟其它的比如說有沒有兩對半,有沒有陽性,有沒有B 超的肝臟變化等等,單憑一個指標不能說就是得了肝癌。還有一個CEA,癌胚抗原,這個跟胃腸道肺癌腫瘤有關聯,但我們還要看它的動態變化,還有前列腺癌PSA,PSA高,跟前列腺有過分的增生有一定關系,如果這個指標高,就可以去做一個前列腺的穿刺。
B超檢查經常能發現問題
體檢中常常會發現問題的還有B超檢查。專家指出,B超檢查經常會看到囊腫,如果囊腫不是特別大,或者這個囊腫沒有造成不舒服,一般是不處理的,只需半年或一年復查一下。
另外,醫生還常常會發現血管瘤,它也是一個良性的瘤體,專家指出,肝臟的血管瘤占了肝臟良性瘤的40%左右,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有血管瘤。如果發現有膽囊息肉,則需要密切隨訪,如果在短期內長得比較快,那一定要手術。還有膽囊全部萎縮了,這個膽囊已經沒有功能,往往考慮讓患者把膽拿掉,因為膽囊全部萎縮的話,容易引起癌癥。還有就是假如發現有脂肪肝,飲食里就要減少脂肪攝入,加強運動,早期的脂肪肝完全是可逆的。(記者 陳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