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帶上高個子,1折吃牛排”、“帶個胖紙,胖享1折”……近來,一些另類的餐飲營銷活動在微信上瘋轉,大高個、大胖子甚至高度近視的朋友吃飯竟可以享受一折優惠!一條微信,引發百萬人次的閱讀,讓幾家默默無名的新開業餐廳一夜爆紅,這是新媒體時代的營銷效應。不過,過高的人氣和有限的服務能力,卻使得餐廳又多了一份憂愁。
1米9以上打一折餐廳平均日虧1萬元
**在朋友圈創下超高閱讀量的是一則“帶上高個子,1折吃牛排”的帖子。誰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新開業餐館的廣告,卻很少有人對“一折”吃正宗澳洲牛排不動心。游戲規則很簡單,只要一桌有一個身高超過1米90的男生或是1米79以上的女生,就可以享受600元內的1折優惠,活動持續到年底———似乎每個人的腦海里都能找到一個高個子同學、朋友、同事或親戚。
在這樣的熱血宣傳下,餐館一夜爆紅是理所當然的了。工作日中午,記者來到食遇牛排館進行實地探訪,發現餐館已接近滿席,幾乎每桌都有大高個子,甚至還有老外顧客。點餐后,食客需脫掉鞋子在門口量身高,只要凈高超過1米90,服務員就會在打好的點單上用熒光筆寫上大大的“一折”。雖說牛排的原價不菲,但“一折”相當給力,有的折后只消費了57.2元。
餐廳負責人吳佩清懷著復雜的心情說:“我們原本以為微信上宣傳或許只有1到3萬的閱讀量,沒想到突破了150萬次。我們原本以為1米9以上的人不會那么多,沒想到全上海的大高個都愛吃牛排。”據悉,“高個子1折”活動**天就遇到了人滿為患的困擾:餐廳席位全滿,服務員忙得團團轉,食客們在店外排起長龍,吹著瑟瑟寒風煎熬等待。后來餐廳負責人緊急開會,推出電話預約模式,這才避免了客人遠道而來卻沒法入座的尷尬。然而,還是有人因為等位、要預約的問題給餐廳打了差評。
吳佩清表示,活動這么火,和規則簡單、門檻低、折扣高、活動持續時間長不無關系,如果限定2米以上,或者最多只能打3折,再或者活動只限制一周,影響力肯定不一樣。“既然廣告已經打出去了,我們就要信守承諾。”吳佩清說,試營業以來,他們遇到過一天40%-50%的“一折單”,每天光是食材就要虧損5000至1萬元,“這些就當廣告費了。如果活動后還能保持一定客流量的話,預計還要再虧損半年才能盈利?!?/p>
胖子、眼鏡妹享福利多家餐廳跟風另類營銷
在2014年的最后半個月,“吃貨”蔡小姐和表弟預約了三場折扣飯局,憑借表弟1米97的身材優勢,可以“刷身高”享受優惠。經常關注上海美食的蔡小姐發現,除了食遇牛排館的“高個子享1折”活動外,韓寒的文藝餐廳“很高興遇見你”也在本月推出了“帶個胖紙,胖享1折”的3天打折活動,“好歹表弟240多斤,如果去的話也能打5折呀!”
除了高個子、大胖子有年末福利,位于閘北區的未餐廳推出了“帶上眼鏡妹,享免費烤豬蹄”的活動,近視度數越高,折扣力度越大,號稱環境和價格“逼死路邊攤”。這股另類促銷風也吹到了北京餐飲界,朝陽區一家名叫薛蟠烤串的餐館在微信上發布,每桌只要有一位男士體重150斤以上、女士體重120斤以上即可打折,體重越重,優惠幅度越大;東三環一間名叫“花都開好了”的火鍋店也發布消息稱,本月推出為期一周的高個子享優惠活動,個子越高優惠越多。接下來,或許還會有瘦子、矮子、最萌身高差、最萌體重差等一系列活動席卷餐飲界。
記者發現,新餐館開業宣傳已從原本請親朋好友免費吃喝,進化成在大眾點評網搞試吃點評、在團購網上賣折扣券,而今又變成了微信公眾號推廣另類折扣營銷。為了避免折扣太大、虧損太多,后來的商家紛紛調高了折扣難度,比如“男士280斤以上或女士200斤以上”,或者針對“1.99米以上男士或1.89米以上女士”才可享1折,在現實生活中,能滿足如此條件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
說到底,這些新興的營銷方式主要是為了拉動人氣,比起新開餐廳自建公眾號吆喝,花錢請新媒體從業人員或機構來策劃和助推更能引爆網絡,而這類營銷不涉及版權,當然也說不清究竟誰抄誰的。
營銷最忌貨不對板餐飲服務要經得起考驗
在新媒體的營銷趨勢下,有時一條微信就能炒熱一家餐館。然而,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卻感受到微信宣傳和實際體驗之間的巨大落差。就說最近在朋友圈熱轉的圣誕歐洲小鎮,已被無數人吐槽:傳說中“彌漫著香甜的紅酒味”,現場只有劣質油散發著刺鼻的味道;所謂的“西班牙、法國傳統面點”一個也沒有,只有幾十個很貴的“黑暗料理”攤位;宣傳中提及的“歐洲風情”完全感受不出來,硬生生辦成了中國廟會……想來,那些精美的圖片都是小編網上下載的,而那些文字也是臆想出來的,根本就是虛假廣告。
而今,對于虛假或者嚴重名不副實的微信營銷活動,實際上并沒有太多的約束和懲罰,而是完全靠公眾平臺或自媒體的自律。作為一家綜合性多媒體社交平臺,ShanghaiWOW!主要推送上海本地高品質生活方式的信息內容,每年年末回發布上海小資美食Best50榜單,此次“高個子1折”活動正是其策劃并推廣的。
據其市場部成員張小姐透露,雙方達成合作并非一方付款一方寫軟文那么簡單,而是事先對餐廳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確定為簽約商戶,再派編輯和攝影去實地采訪并拍攝,共同策劃方案的結果。“活動開始前,我反復提醒餐廳要準備好充足的食材,之后又提出彌補餐廳服務漏洞的方案,其實是一直在溝通的,接下來還會進行后續的策劃服務?!?/p>
張小姐認為,營銷平臺想要確立市場公信力,也要有自身的定位和客觀的立場,不能接很差的商戶做夸大式的宣傳,其菜品、服務要經得起推敲,不能貨不對板,不然很容易“掉粉”。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商戶也應精準定位,尋找適合的新媒體推廣平臺,舉辦獨特又符合餐廳個性的活動,而不是一味以低價賠本賺人氣,因為已有很多餐廳陷入了沒有團購、沒有折扣消費者就不愿意來消費的怪圈。其實,對于一家餐廳來說,層出不窮的概念和創意營銷方式只是其推廣的噱頭,能否留住顧客二次消費,最關鍵的還是餐廳的食材有多新鮮,菜式有多好吃,菜品、服務、環境要對得起它的價格。